名正理顺的拼音、解释、组词
名正理顺的简介:
míng zhèng lǐ shùn
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AI解释
词语解析
《名正理顺》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乐记》,原意为“名称正当,道理通顺”。其含义包括两部分: 1. 名正:指所命名的事物符合实际、客观情况。即命名合理、正确。 2. 理顺:意味着事物的发展或处理过程合乎情理,条理清晰。
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按照正当的名分和合理的道理来处理,能够使事情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它也常用作强调做事要讲究逻辑、条理和符合规范的说法。
造句
- 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必须做到名正言顺,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 为了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我们应从制度上入手,确保一切工作都能名正理顺。
- 做任何决定前都要考虑清楚,这样才能做到名正理顺,不致于事后后悔。
- 在解决邻里纠纷时,要依据法律法规,做到名正理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 这个项目的执行方案已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现在可以说是名正理顺了。
分词解释
名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理
lǐ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顺
shùn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3 依次往后:~序。~次。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