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授心传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授心传的简介:

kǒu shòu xīn chuán
通过口头讲授和心领神会来传授。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授教者亲口传授,而受教者心中领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拣一二诚笃之人,口授心传。亦作口传心授。

1. 授教者亲口传授,而受教者心中领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拣一二诚笃之人,口授心传。」也作「口传心授」。

口授心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是指通过口头传授知识、技艺或经验给他人,而这些知识、技艺或经验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或师徒之间的智慧传递。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通过语言讲解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传达到学生的心中。

解释:其中,“口授”指的是用口头的方式传授知识、技艺或者经验;“心传”则意味着这种传授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深入到心灵层面的影响。这种形式通常发生在师徒之间或是传统艺术和学问的学习过程中。

造句: 1. 作为一名匠人师傅,他一直坚持着“口授心传”的教学方式,通过言传身教来传承技艺。 2.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口授心传”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徒弟们不仅要勤学苦练拳脚功夫,更要深刻理解师父的武德与智慧。 3.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之美,老师决定采用“口授心传”的方式,亲自为学生朗读并解释古诗文。 4. 在中国戏曲传承中,“口授心传”扮演了重要角色,师傅通过亲身示范和口头指导来传授复杂的表演技巧。 5. 为了保证传统音乐艺术的流传与发扬光大,民间乐师们遵循着“口授心传”的原则,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shòu

1 给,与:~予。~权。~命。~奖。~旗。~衔。~意。2 教,传给:~业。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