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能的拼音、解释、组词

吏能的简介:

lì néng/nài
1.为政的才能。

  • AI解释

《吏能》这一术语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指的是官员或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才干。在古代文献中,“吏”通常指的是政府官员或者管理事务的人;“能”则指才能、能力。因此,《吏能》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官员或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治理国家、处理政务等方面的本领。

详细解释

  1. 治国理政的能力:这包括制定政策、执行法律等。
  2. 管理事务的能力:如组织、协调、监督等。
  3. 沟通交流的能力:与下属、同僚以及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
  4. 决断力和应变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时做出正确决策。
  5. 廉洁奉公的精神:保持清廉,公正无私。

造句

  1. 古代选拔官员非常注重《吏能》,希望他们能够为国为民服务。
  2. 在当今社会,一个领导者的《吏能》同样重要,它不仅体现在专业能力上,更在于团队管理与沟通协调。
  3. 他具有出色的《吏能》,在公司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4. 虽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吏能》中的原则仍旧适用于当今的管理者身上。
  5. 这次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团队成员之间优秀的《吏能》。

分词解释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néng,nài

1 才干,本事:~力。~耐。才~。2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3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5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