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孙的简介:

gōng sūn/xùn
姓。

  • AI解释

关于“公孙”这个词语,从字面来看,“公”在古代汉语中常常是指贵族或显要人物;“孙”,则是子孙的意思。因此,“公孙”一般用来称呼某一大家族中的年轻成员,多用于古代文献、历史记载及文学作品中。

详细解释

  1. 背景与用法: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左传》等史书中多次出现。它是对贵族家中年轻一辈的一种尊称,强调了血缘关系以及家族地位。
  2. 文化意义:在古代社会,“公孙”往往用来表达一种敬意和尊敬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家世、门第的重视。
  3. 使用范围:除了作为一种称呼之外,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用于泛指某一家族中年轻一代的人。

造句

  1. 古代文学作品《战国策》中有:“公孙龙子,辩士也。”意思是说,公孙龙是著名的辩论家。
  2. 在历史记载里提到:“公孙鞅者,卫之公孙也,名鞅。”这是描述历史上的人物商鞅,即卫国的贵族后裔。
  3. 《史记·卷六十三》中写道:“公孙衍、张仪等以辩士见用,故诸侯相与弱秦。”这里“公孙衍”和“张仪”都是著名的纵横家代表人物。
  4. 某部历史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孙家族世代为官,族人个个才智过人,今日又出了一位年轻俊杰。”用来描绘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背景的贵族家族。
  5. 在描述古代某场战争的情景时可以写:“公孙家族的军队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最终帮助我军取得了胜利。”

以上是关于“公孙”一词的一些详细解释及造句示例。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公孙”通常不再被使用为正式称呼或特定语境外的词汇,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历史概念存在。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sūn,xùn

1 儿子的儿子:~子。~女。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