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宗师的简介:
dà zōng shī
1.教首的封号。 2.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之学政﹐人称之为宗师﹐或亦冠以大字。
1.教首的封号。 2.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之学政﹐人称之为宗师﹐或亦冠以大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的学政,尊称为「大宗师」。也称为「学政」。
2. 庄子篇名。叙述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但所宗而师者,无心也。
《大宗师》是庄子所著《庄子·内篇》中的一篇文章,出自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著作《庄子》,反映了庄子深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中文里,“大宗师”一词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的含义主要来自于对《大宗师》这篇文献的理解。“大宗师”,可以理解为“伟大的导师”或“最卓越的老师”。在这里,“宗”有“主要、根本”的意思,“师”则是指老师或导师,因此“大宗师”可以理解为在某一领域拥有极高造诣的人,或者是能够引领人们达到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大宗师”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学或者哲学概念存在,并不常用。
以下是使用“大宗师”一词的五个造句:
- 庄子被后人尊为“大宗师”,其思想对后来的道家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音乐领域,贝多芬可以被视为一位大宗师,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
- 钱钟书先生在学术研究上达到了极高造诣,被誉为当代文坛的一位大宗师。
- 作为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彼得·德鲁克被尊称为企业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的“大宗师”。
-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将庄子列为历史上的三位思想大师之一,并称其为“道教宗师”,亦可称为“大宗师”。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宗
zōng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5 尊奉:~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8 姓。
师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