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诱循循的拼音、解释、组词
善诱循循的简介:
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循循善诱」。见「循循善诱」条。
2. 此处所列为「循循善诱」之典源,提供参考。 《论语.子罕》颜渊1>喟然2>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3>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4>,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解〕 (1) 颜渊:西元前521∼490,名回,字子渊,春秋鲁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 (2) 喟然:叹气的样子。 (3) 循循然:循序渐进的样子。 (4) 欲罢不能:想要停止却做不到。见「欲罢不能」。
3. 此处所列为「循循善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孔子是春秋鲁国陬邑人,鲁定公时为大司寇,鲁国大治。后因政治理念与权臣季桓子不合,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受到其他国君的重用,返回鲁国,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精神,开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颜渊是其中最贤能特出的一位。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间的问答之语,而成《论语》一书,其中可见孔子思想的纲领,及治学的方式。〈子罕〉篇载,颜渊感叹道:「老师善于诱导人循序渐进地为学向善,他让我广求学问,行为合于礼。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来。我已用尽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师如树立新的目标,又高远非凡,我虽想逐步追随,也没法办到。」说明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而且注重教学方法,按著每个人的资质和学养,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的所在。「循循善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别人。
《善诱循循》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善诱”和“循循”。其中,“善诱”是指善于引导、诱导他人,使他们愿意接受正确的建议或道理;“循循”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有条理,有耐心地引导。综合起来看,“善诱循循”这个成语主要描述的是一个以温和而又有条理的方式去教育和引导人的过程。
详细解释
- 善诱:善于诱导、劝说或激发他人。
- 循循:形容说话有条理,耐心地教导。
造句
- 教师王老师非常善于运用“善诱循循”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每次都能让学生愉快而自然地接受新知识。
-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总是以“善诱循循”的方式与患者交流,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释放情绪并获得指导。
- 李教授用他那“善诱循循”的方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既生动又富有成效。
- 母亲总是以“善诱循循”地方法与孩子沟通,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在领导团队时,他经常采用“善诱循循”的策略,耐心细致地为员工解释公司的愿景和发展方向。
这些造句展示了“善诱循循”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包括教育、心理辅导、学术研究以及日常人际交往等场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