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膊的拼音、解释、组词

臂膊的简介:

bì bó
〈方〉胳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两臂。唐.路德延〈小儿〉诗:「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

2. 引申为得力的助手。《周书.卷二九.耿豪传》:「世言李穆、蔡祐,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项。」

词语《臂膊》的详细解释

臂膊,是一个汉语词汇。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均被使用,主要指的是人体上肢的一部分,即从肩部到肘部之间的部分。

解释细分:

  1. 部位定义: 指从肩膀到手臂的上半段。
  2. 文化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臂膊”常用来形容力量和勇气。比如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英雄人物时,常常会提到其“力大无穷、臂若洪钟”,以此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强壮有力的手臂。
  3. 使用场合: 日常生活中,通常用作口语表达或在描述具体动作时使用。

五个造句

  1. 小明的臂膊上满是肌肉,看起来非常健壮。
  2. 在武术比赛中,运动员们用强有力的臂膊展示出高超的技巧。
  3. 古代将领常常佩戴着护臂和护胸甲,保护他们强壮的臂膊不受伤害。
  4. 村民们在劳动时,挥动着有力的臂膊,一起将沉重的大石块推到指定位置。
  5.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游戏,有的玩抛接球游戏,用灵活的臂膊进行精准投掷。

以上就是对词语《臂膊》的一个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应的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bì,bei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力。~腕。~肘。左膀右~。助你一~之力。

1 上肢,近肩的部分:胳~。赤~(光膀子)。2 〔厚~〕厚切肉。3 分裂尸体而曝之:“杀而~诸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