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证的拼音、解释、组词
表证的简介:
biǎo zhèng
1.犹明证。
1.犹明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疾病初期时所表现出的病症。多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急性传染病,其症状恶寒、身痛、发热、鼻塞、头痛、脉浮等。
2. 表征。汉.王充《论衡.骨相》:「惟知命有明相,莫知性有骨法:此见命之表证,不见性之符验也。」
3. 证明。《水浒传》第一九回:「别的众人都杀了,难道只恁地好好放了你去,……且请下你两个耳朵来做表证。」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出:「说到此悔不来,惟天表证。纵冷骨不重生,拚向九泉待等。」
《表证》,中医术语,指病邪在体表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通常是指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后,在皮肤及肌腠部位出现的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鼻塞、无汗或有轻微出汗等。
【详细解释】: 1. 病因:一般由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引起。 2. 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在体表部位的症状,如怕冷或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同时可能伴有恶寒或轻微的恶热。 3. 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治外必托里”,即当先解其表,再调内。对于表证一般采用汗法(发汗)或温散药物治疗。
【造句】: 1. 医生诊断出病人是典型的风寒感冒表证,建议多喝热水并服用些发汗的中药。 2. 今天早上突然觉得全身酸痛无力,一量体温发现有点发热,妈妈说这可能是表证初期的表现。 3. 小明感冒了,医生开了一些解表药让他喝,主要是因为他的症状属于典型的风热表证。 4. 雨后天晴,冷空气袭来,很多人体质较弱的人可能会出现恶寒、微热等表证。 5. 为了预防感冒,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引发外感风寒之邪而形成表证。
以上就是对“表证”一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句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表
biǎo
1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2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7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9 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11 树梢:林~。
证
zhèng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