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缚的拼音、解释、组词

面缚的简介:

miàn fù
两手绑于身后。古代表示投降:肉袒面缚|面缚归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而面向前。《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小战江介,则成都自溃,曜兵剑阁,而姜维面缚。」

《面缚》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是指敌方兵败被俘后,将脸面向胜者以示投降,并向对方表示屈服的一种方式。这种形式通常用于表达对胜利者的尊敬和服从,同时也表明自己愿意接受惩罚或处理。

详细解释:

  • :面对着。
  • :捆绑、束缚的意思,在这里指敌方被绑住,不再战斗。

因此,《面缚》描述的是投降者以一种极其尊重对方的方式向获胜者表示顺从的过程。这种方式在古代是一种正式的仪式或行为方式,体现了战争中双方对彼此礼仪和规则的遵守。

造句:

  1. 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时,屈原带领士兵面缚投降,以表对强者的敬意。
  2. 在现代战争里,虽然已不再使用这种方式,但古代的《面缚》仪式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被重新解读和运用。
  3. 历史学者研究了多场战役,发现《面缚》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也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4. 孙子在兵法中提出,面对强敌时,如果能够利用其心理弱点,采取《面缚》的方式可能比直接抵抗更为有效。
  5. 战争中的《面缚》仪式,虽然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其所蕴含的尊重和遵守规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请注意,《面缚》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较少,更多用于历史或文学描述。其意义在于表达投降者对胜利者的尊重与顺从。

分词解释

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1 捆绑:绑~。手无~鸡之力。解~。2 拘束:束~。作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