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尺的简介:

qī chǐ/chě
1.古代指二十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成人身高约古尺七尺。故常用以指成年男子的身躯。南朝梁.沈约〈齐太尉王俭碑〉:「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唐.李颀〈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词语“七尺”在中文中的含义较为具体,主要指人的身高或身长,常用来比喻成年男子的身体长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七尺”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之一,用来形容人身高约六尺到八尺之间(按照古制,一尺大约等于33.35厘米),也就是成人高度的大致范围。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七尺”直接指的是一段长度,但更多时候它被赋予象征意味。
  • 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和诗词中,“七尺”常用来代指成年男子,表达对人的尊重或赞美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七尺之躯,死而后已。”这句话中,“七尺之躯”正是以人身高来象征人的生命和尊严。
  •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对个人的身体高度有着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物理描述,还蕴含着人格、品德等抽象概念。

造句

  1. 这位七尺男儿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2. 古人云:“七尺之躯一寸光阴”,告诫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3. 江南水乡的七尺汉子,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4. 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有一副七尺之躯,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5. 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站立着一群坚毅不屈、七尺之躯的英雄。

以上句子中的“七尺”一词被用来形容成年男子的身长,并通过不同的语境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或意义。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