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幅的拼音、解释、组词

连篇累幅的简介:

lián piān lèi fú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连篇累牍」。见「连篇累牍」条。

2. 此处所列为「连篇累牍」之典源,提供参考。 #《隋书.卷六六.李谔列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1>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注解〕 (1) 积案:堆满几案。案,长桌。〔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北史.卷七七.李谔列传》

3. 此处所列为「连篇累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隋书.卷六六.李谔列传》载,李谔是隋代著名的文人,十分受到隋文帝的重用,被授与治书侍御史的官职,又被封为南和伯。他为人正直,通达时务,很受众人的推崇。他的学问和口才都很好,对任何时事不满就写文章上书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文帝几乎都会接纳。李谔看到当时人所写的文章,多半承袭六朝的风格,词藻虽华丽,但内容却十分空洞。于是上书皇帝,说明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古时候风行教化,人人知书达礼,写的文章都能表达美德与大道。但是到了后来,礼教渐渐衰落,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计较字词的运用,内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风花雪月。李谔认为这种风气对社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应该立即矫正。文中用「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等句,说明六朝以来的文学,每每篇幅冗长,但内容却很空洞,题材多属咏物,文章尽是词藻的堆砌而已。「连篇累牍」这句成语就用来形容文章篇幅冗长。

1. 文字叙述冗长,篇幅过多。如:「他的文章常是连篇累幅,让人找不出重点。」也作「连篇累牍」。

词语解释

连篇累幅

  1. 定义与意思
  2. 连篇累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书信等写得非常冗长,篇幅极多。它侧重于描述内容的繁复和文字量的巨大。

  3. 词源

  4. “连”意为连接,“篇”指一篇文字或一个章节;“累”意味着累积叠加;“幅”指的是纸张的一面。合起来形容文字像许多纸张一样连续不断,堆积起来很多。

  5. 用法与场合

  6. 通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的语境中,用来表达对某篇文章、作品因内容过于繁冗而感到厌烦或不满的情绪。

  7. 情感色彩

  8. 这个成语通常是带有贬义的情感色彩,暗示文章写得过于啰嗦、拖沓,缺乏简洁性。

造句

  1. 小说家的作品常常连篇累幅,但为了使故事更完整丰富,这并不是坏事。
  2. 老师批评我这次作文“连篇累幅”,建议我简化内容,突出重点。
  3. 这篇文章简直是连篇累幅,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4. 他的报告太冗长了,简直可以说是连篇累幅的,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5. 在正式文档中避免使用连篇累幅的内容,这样可以让文件更加简洁明了。

这些句子分别展示了“连篇累幅”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lián

1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2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3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4 联合:外~东吴。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6 姓。7 同“ 琏 ”,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8 同“ 链 ”,铅矿。

piān

1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论。千~一律。2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léi,lěi,lèi

1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2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1 布的宽度:~面。双~。宽~。2 泛指事物的宽度:~度。~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广大”)。振~。篇~。3 边缘:边~。4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一~画。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