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展一筹的拼音、解释、组词
莫展一筹的简介: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一筹莫展」。见「一筹莫展」条。
2. 此处所列为「一筹莫展」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陛下欲尽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亲、任贤、宽民,而其本莫先于讲学。比年小人谋倾君子,为安靖和平之说以排之。故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1>旨摈弃2>,其极至于九重3>深拱4>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自非圣学日新,求贤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违逆、不顺从。 (2) 摈弃:遗弃。摈,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无为而治。
3. 此处所列为「一筹莫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一筹莫展」原作「一筹不吐」。蔡幼学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宁宗即位时,下诏征求直言,蔡幼学即上奏,提到为君之道有三:事亲、任贤、宽民,其中任贤是很重要的,他说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挤,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认为是制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动作。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效忠,但却因忠言直谏违逆皇上,而遭到遗弃。情势演变到最后,皇上于是变得毫无作为,朝廷之中纵使有许多王公大臣,却也不见有人提供一点计策」。后来「一筹莫展」这句成语,就从《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文中的「一筹不吐」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毫无办法。
1. 比喻毫无办法。《群音类选.窃符记.忌见侯王》:「多君不鄙频加厚,早难道莫展一筹,若得符兵权唾手。」也作「一筹莫展」。
词语“莫展一筹”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为没有一点计策或办法可以施展。它的意思是形容人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束手无策、无法找到解决方法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莫:表示否定,意为不。
- 展:展示或发挥的意思,在此引申为提出或实施。
- 一筹:指一个计策或办法。筹,原意是计算的筹码,后来泛指计谋、方法。
整个成语“莫展一筹”合起来表示在遇到问题时毫无对策,无法解决问题。
造句:
- 面对突如其来的业务高峰,销售部门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感到莫展一筹。
- 水管突然破裂漏水严重,物业经理手忙脚乱,一时莫展一筹,不知从何做起。
- 研发部在新产品设计上遇到了瓶颈,所有尝试的方案都未能奏效,让他们陷入了莫展一筹的状态。
- 经理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但小王觉得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反而让他感到更加莫展一筹。
- 当前公司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财务团队虽然绞尽脑汁,却仍然感到莫展一筹。
以上是词语“莫展一筹”的解释及五个使用该词的造句。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zhǎn
1 张开,舒张开:~开。~示。~玩。~现。~宽。~望。发~。愁眉不~。2 延缓,放宽期限:~延。~期。~缓。3 察看,省(xǐng )视:~墓。4 陈列:~品。~销。~播。~评。5 施行,发挥(能力):~拜。开~。施~。一~宏图。6 古同“辗”,辗转。7 姓。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chóu
1 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策(➊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➋计策)。~算。~码。略胜一~。竹~。酒~。2 谋划:~款。~备。~措。~划。~集。~建。运~。统~。一~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