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得的拼音、解释、组词
苟得的简介:
gǒu dé/děi/de
1.不当得而得。
1.不当得而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当得而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词语“苟得”出自《孟子·尽心上》,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其含义有所演变。基本释义为:“苟且取得;勉强得到”。通常用来形容通过不正当或临时性的手段获得某种利益或满足。
详细解释
- 引申意义:指通过非正当、不道德或者过于简化的途径获得的东西。
- 用法示例:
- “他为了尽快完成工作,选择了一些苟得的捷径,结果不仅效果不理想还出了错。”
- “虽然这次考试靠临时抱佛脚通过了,但这样苟得的成绩不能代表他的真实水平。”
造句
- 他为了快速赚钱,选择了苟得的方式来处理业务。
- 小明不想花时间复习就去抄别人的作业,这其实是苟得成绩的表现。
- 在困难时期,他们设法苟得了一些食物来维持生计。
- 李华虽然通过作弊得到了好成绩,但他知道这种苟得的方式不可取。
- 面对工作中的困境,她尝试了各种方法去解决,最终才避免了苟得的结果。
这些例子和造句体现了“苟得”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后果或态度上的考量。使用这个词时,要注意其背后的道德意味以及它所表达的对行为正当性的价值评判。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