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的拼音、解释、组词

蒙求的简介:

mēng/méng/měng qiú
1. 《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指蒙昧的人求我不断解决疑难。后来用“蒙求”做启蒙的书名。如唐代李翰有《蒙求》,宋朝周守忠有《历代名医蒙求》,清朝王筠有《文字蒙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二卷。唐李瀚撰,为训蒙之书。

2. 泛指启蒙的书。如:「文字蒙求」。

蒙求》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用于儿童启蒙教育的书,主要通过联缀成语、历史典故以及名人事迹等来帮助初学者积累词汇和文化知识。这部著作由南朝梁代吴兴人沈怀远编撰而成。全书共收录了1056个四字词语,并按照音序排列,便于记忆与学习。

蒙求》一词中,“蒙”指的是启蒙、开始;“求”则是寻求、追求的意思,在这里也引申为知识的积累和学问的进步。“蒙求”的意义可以理解为通过学习《蒙求》,达到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目的。

以下是5个使用《蒙求》中的四字词语的例子:

  1. 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指刚出世的小牛犊面对老虎也不害怕。比喻年青人或新手因为缺乏经验,往往无所畏惧。
  2. 造句:他虽然是公司里最年轻的员工,但在新项目上表现得初生牛犊不怕虎。

  3. 见贤思齐焉:出自《蒙求》,意指见到有德行、才能的人就想向他们学习并赶上他们的水平。

  4. 造句:小明在看到优秀同学的成绩后,决心见贤思齐,加倍努力学习。

  5.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自《论语》但亦可见于《蒙求》,比喻说了的话就如同套上了四匹马拉的车一样,想收回也收不回来了。

  6. 造句:既然答应了朋友会帮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必须尽力而为。

  7. 投笔从戎:原指东汉班超中年时曾弃文就武的行为。“蒙求”中的这个成语则强调了个人在追求更高目标或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勇于改变现状的精神。

  8. 造句: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放弃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9. 见微知著:原意是从细微的迹象中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此成语在《蒙求》中被用来强调从小事、小问题上洞察大道理的重要性。

  10. 造句:他的洞察力很强,能见微知著,从客户的一句话中看出未来的市场变化。

以上例句结合了《蒙求》中的成语,并通过具体情境的描述帮助理解其含义与用法。

分词解释

mēng,méng,měng

1 欺骗:~骗。~哄。~事。欺上~下。2 昏迷,眼发黑:~头转向。3 胡乱猜测:瞎~。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