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不离的拼音、解释、组词

寸步不离的简介:

cùn bù bù lí
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紧紧跟随著,一小步也不离开。比喻关系密切,总是在一起。语出《述异记》。

2. 《述异记》(据《太平广记.卷三八九.陆东美》引)吴黄龙年中,吴都海盐有陆东美,妻朱氏,亦有容止1>。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时人号为「比肩人2>」。夫妇云:「皆比翼,恐不能佳也。」后妻卒,东美不食求死。家人哀之,乃合葬。未一岁,冢上生梓树,同根二身,相抱而合成一树,每有双鸿,常宿于上。孙权闻之嗟叹,封其里曰「比肩」,墓又曰「双梓」。后子弘与妻张氏,虽无异,亦相爱慕,吴人又呼为小比肩。 〔注解〕 (1) 有容止:仪容举止均佳。 (2) 比肩人:比肩,肩靠著肩。比肩人犹用以比喻形影不离的恩爱夫妻。比,音ㄅ|ˋ。

3. 「寸步不离」是说紧紧相随,连一小步都不离开,这个词语见于《太平广记.卷三八九.陆东美》引录的《述异记》。这篇故事是讲述一个名叫陆东美的人,娶了一位仪容举止都非常出众的朱氏。夫妻二人互相敬重,极为恩爱,总是「寸步不相离」地紧紧相随,当时的人都称他们为「比(ㄅ|ˋ)肩人」。但由于两人太过恩爱,朱氏死后陆东美也了无生趣,不吃不喝地一心求死。陆东美死后,家人便将他与朱氏合葬,不到一年,坟上长出一棵梓树,树根相连,树身分成二枝但却紧紧相抱,就好像陆氏夫妇生前那样的形影不离。后来「寸步不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关系密切,总是在一起,但不限用在夫妻关系,如《水浒传.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离。」即为此义。

1. 紧紧跟随著,一小步也不离开。比喻关系密切,总是在一起。【例】爸爸一进家门,小妹妹就寸步不离的黏著他。

1. 紧紧跟随著,一小步也不离开。比喻关系密切,总是在一起。《水浒传》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离。」《儒林外史》第五回:「赵氏含著眼泪,日逐煨药煨粥,寸步不离。」

《寸步不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对某事或某人的忠诚与关注。其字面意思为“每一小步都不离开”,在实际使用中则强调的是紧紧跟随、时刻守候的意思。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忠心耿耿地保护或陪伴某物、某人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极高的忠诚度和紧密的伴随状态。例如,在战场上的护卫、病床边的看护等情景中,都可能用到此词来形容那种不离不弃的态度。

造句示例:

  1. 自从妈妈生病住院后,他寸步不离地守在医院门口,希望能随时陪在妈妈身边。
  2.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安全员始终保持在队长的身边,寸步不离,确保团队的安全。
  3. 小王在考试期间对他的笔记和复习资料寸步不离,哪怕走路时也抱着书本,力求做到复习无遗漏。
  4. 为了保护这件珍贵的艺术品,馆长安排了专人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地进行守护。
  5. 爷爷年事已高,他请了个保姆来照顾,但老人还是要求女儿能在他身边陪着他寸步不离,让他感到安心。

这些例子展示了《寸步不离》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突出了紧密跟随、忠诚守候的含义。

分词解释

cùn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2 短小:~土。~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心。~步难行。3 姓。

1 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 埠 ”,多用于地名。7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 古同“ 罹 ”,遭受。6 古同“ 缡 ”,妇女的佩巾。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