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堠的拼音、解释、组词

斥堠的简介:

chì hòu
1.见"斥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瞭望敌情的碉堡。清.曹贞吉〈满庭芳.太华垂旒〉词:「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2. 侦察敌情的哨兵。《旧唐书.卷一八.宣宗本纪》:「瓯脱顿空于内地,斥堠全据于新封,莫大之休,指期而就。」《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德威急忙赶至南宫,将刘鄩军下斥堠的拿来,断却手臂而纵之去。」也作「斥候」。

《斥堠》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指的是古代用来侦察敌情的哨兵或瞭望塔。通常,“斥”意为观察、侦查;“堠”原指古代道路上记里程的地方,后来引申出守望之意。

详细解释:

  1. 古代使用场景:在古代战争时期,为了及时了解敌方动态,往往会设立斥堠系统。这些哨兵或瞭望塔位于边境或者关键位置,用于监视敌情。
  2. 功能作用:它们主要的功能是观察敌人动向、传递信息等,以便早作准备,防止敌人突袭。
  3. 现代意义:在现代语境中,“斥堠”一词虽然不常用,但可以引申为预警机制或者侦察网络。

造句:

  1. 自古以来,各国边境都设有众多的斥堠来监视敌情,确保国家安全。
  2. 古代战场上,斥堠的存在对于赢得战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也可以把现代的预警系统称为“电子斥堠”。
  4. 城楼上设立的斥堠在古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军事作用。
  5. 如果没有这些斥堠的及时报告,那次战斗的胜利可能不会这么顺利。

希望以上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chì

1 责备:~责。怒~。驳~。训~。2 指,指出:~谬(指出错误)。3 使退去,使离开:~退。4 开拓:开地~境。5 多,广:充~。6 侦察,伺望:~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7 盐碱地:~卤。8 同“ 尺 ”,尺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