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纵七擒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纵七擒的简介:

qī zòng qī qín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AI解释

七纵七擒》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典故,源自三国时期,主要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这个故事源于《三国志·蜀书五·张嶷传》等史料中对诸葛亮与孟获的故事描述。这里,“七纵”指的是诸葛亮将孟获捉拿七次;“七擒”,则是指诸葛亮释放了孟获七次。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诸葛亮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还体现了他对待少数民族的宽宏大度与恩威并施。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对某个对象多次进行劝说、教育或制服的过程,也象征着耐心、智慧以及公正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现代语境中,“七纵七擒”也可以引申为反复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意思。

以下是五个使用“七纵七擒”的造句例子:

  1. 他面对客户的一次次要求退货,采用七纵七擒的策略终于说服了他们。
  2. 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公司采取了多次谈判和博弈的方式,最后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这也可以称为是七纵七擒
  3. 老师对待班上的问题学生使用了“七纵七擒”的方法,通过耐心教导,终于使该生改正了不良习惯。
  4. 为了在项目中取得成功,项目经理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案,最终实现了既定目标,这种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七纵七擒”。
  5. 在处理复杂的国际事务时,政府采取了“七纵七擒”的外交策略,展现了其卓越的谈判技巧。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zòng,zǒng

1 放:~虎归山。~火。2 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观全局。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身。4 即使:~然。~使。~令。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横交错。~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贯。~深。6 起皱纹:~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了。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qín

1 捉拿:~拿。生~。就~。欲~故纵。~贼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