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晋的简介:

dōng jìn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朝代名。(西元317~420)晋自元帝东迁至恭帝元熙二年止,因立国江东地区,且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在旧都洛阳之东,故史称「东晋」。

东晋》一词指代的是中国历史上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下面是对“东晋”这一词条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应的造句。

详细解释

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位于公元317年至420年之间。它是在西晋覆灭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个政权。东晋的历史与北方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其统治者多为司马家族的成员。

  • 成立背景: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晋
  • 政治特点东晋初期面临强大的南方士族和北方流民的压力。后来通过与这些势力的合作以及自身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稳定发展。尤其以王导、谢安等人为代表的政治集团对后期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化成就东晋时期,书法、绘画、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二王”(即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尤为突出。
  • 对外关系:与北方的前秦等政权保持了频繁的外交互动。如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这场战争以少胜多而载入史册。

造句

  1. 这座建筑群中隐藏着许多关于东晋时期的文化秘密。
  2. 江南的东晋古迹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变迁。
  3. 东晋时期的书法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后来数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4.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5.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瑰宝,体现了东晋时期的审美追求。

分词解释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jìn

1 进:~级。~升。~谒(进见)。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4 中国朝代名: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