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理的简介:
tōng/tòng lǐ
1.通晓事理。 2.共通的道理。 3.犹统理。 4.连通的纹理。
1.通晓事理。 2.共通的道理。 3.犹统理。 4.连通的纹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通达情理。《易经.坤卦.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孔明变色曰:『子敬好不通理!』」
词语详解:通理
通理 是一个汉语词汇,其中“通”意为普遍、广泛;“理”通常指事物的道理或原理。因此,“通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对道理和原则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能够从整体上理解和处理问题。
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全面的见识、深刻的洞察力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在特定场合时,可以表达出某人在某个领域或事情上有广泛而深入的认识。
造句
- 李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很有成就,他通理博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独到见解。
- 谈话中他始终能抓住要点,展现出他对各种复杂问题的深刻理解和通理性。
- 这家公司领导层具有很强的通理思维能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决策。
- 他是一位非常聪明且有远见的人,其通理思维帮助他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 这本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历史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通理性。
这些句子展示了“通理”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通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理
lǐ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