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孑的拼音、解释、组词
孑孑的简介:
jié jié
1.特出﹑独立貌。 2.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3.孤单,孤寂。 4.细行,小惠。 5.倏忽,突然。 6.犹汲汲。急切﹑努力从事貌。 7.蹙迫,艰难。
1.特出﹑独立貌。 2.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3.孤单,孤寂。 4.细行,小惠。 5.倏忽,突然。 6.犹汲汲。急切﹑努力从事貌。 7.蹙迫,艰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特出的样子。《诗经.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2. 细小。唐.韩愈〈原道〉:「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3. 孤单。唐.韩愈〈食曲河驿〉诗:「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孑孑》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生僻词或者是特定语境下的用词。从字面来看,“孑”字单独成字时,在古代文献中有“孤独、孤单”的意思。结合其构造和古义推测,《孑孑》可能用来形容某事物或状态的孤立无依或者孤身一人的情形。
为了提供更多的帮助,这里根据“孑”的含义推测其用法,并造句如下:
- 他孑孑地走在长满野草的小路上,似乎与世隔绝。
- 孑孑的烛光在夜晚显得格外孤独,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 这个岛屿因为远离大陆,所以显得更加孑孑独立。
- 在这空旷无人的大城市里,他感到自己孑孑无依。
- 孑孑的树影投在地上,仿佛是大自然最孤独的一笔。
需要注意的是,“孑孑”一词并非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在使用时最好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准确表达。以上造句为基于“孑”的含义推测而来的示例,并非实际的古文或现代用法。若需了解更多关于《孑孑》的具体信息,建议查阅专业词典或相关资料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
分词解释
孑
jié
1 单独,孤单:~然一身。茕茕~立。~遗生物(活化石)。2 〔~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3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