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寒的简介:
dà hán
1.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冷的时候。 2.酷寒﹐极冷。
1.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冷的时候。 2.酷寒﹐极冷。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国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因气候严寒,故称之。【例】古时时至大寒前后,官家会挑最冷的日子,派人采冰以备明年夏天之用。
1. 酷寒、极寒。《吴子.料敌》:「一曰疾风大寒,早兴寤迁,剖冰济水,不惮艰难。」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
《大寒》是一个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代表了冬季中的一段极冷时期。在一年中的阳历1月20日前后是大寒的时间点,此时北方地区通常会迎来最寒冷的日子,气温降至最低,大地封冻。
详细解释
- 时间定位:每年公历大约1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0°时。
- 气候特征:大寒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在这一节气里,地面积雪不易融化,空气湿度较大,天气严寒。
- 农事活动:对于农民来说,此时需要做好作物防冻工作,保护家禽、家畜不受低温影响。
造句
- 我们这里已经到了大寒时节,白天和晚上的温差极大,出门一定要多穿衣服。
- 大寒时分,江面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在河面上滑冰玩耍,别有一番情趣。
- 农户们正忙着检查自己的温室是否密封良好,在大寒来临前做好蔬菜的保暖工作。
- 由于大寒冷风刺骨,他决定把这次户外活动推迟到更温暖的日子进行。
- 在大寒期间,很多地区都举办迎春灯会等活动,以驱逐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寒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