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是惹非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是惹非的简介:
zhāo shì rě fēi
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无故招引事端。金瓶梅˙第八十一回:咱早休去,一个太师老爷府中,谁人敢到?没的招是惹非,得他不来寻趁。亦作招是揽非。
1. 无故招引事端。《金瓶梅》第八一回:「咱早休去,一个太师老爷府中,谁人敢到?没的招是惹非,得他不来寻趁。」也作「招是揽非」。
《招是惹非》是一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言行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是非。具体来说,“招”在这里有“引诱”、“引起”的意思;“是”和“非”分别代表正确的事物和错误的行为。“招是惹非”意味着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言语无意中或者故意地引起了争议、矛盾,甚至纠纷。
详细解释
- 成语释义:由于行事不当而引来的是非。
- 适用场合: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言行举止不得当而导致周围人对自己产生误解或是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和麻烦。这通常用来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以免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困扰。
- 情感色彩:贬义。
造句
- 这个年轻人平时说话做事总是太直接了,常常招是惹非,导致他与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 小张最近总是在办公室里议论别人的私事,结果真是招是惹非,好几个同事都不理他了。
- 别人说她好话的时候,小李总是要打断并反驳,这种行为让他经常招是惹非。
- 这次旅游中他不停地抱怨,招是惹非的言行让周围的人感到很不快。
- 他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结果招是惹非,被很多人指责甚至封了账号。
这些例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招是惹非”的含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招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惹
rě
1 招引,挑逗:招~。~事。~气。~祸。~恼。~是生非。
非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