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调虎离山的简介: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引诱老虎离开牠盘踞的山头。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语或出《西游记.第五三回》。△「赚虎离窝」
2. ※《西游记.第五三回》却说那沙和尚提著吊桶,闯进门去,只见那道人在井边攩住道:「你是甚人,敢来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宝杖,不对话,著头便打。那道人躲闪不及,把左臂膊打折,道人倒在地下挣命。沙僧骂道:「我要打杀你这孽畜,怎奈你是个人身!我还怜你,饶你去罢!让我打水!」那道人叫天叫地的,爬到后面去了。沙僧却才将吊桶向井中满满的打了一吊桶水,走出庵门,驾起云雾,望著行者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饶他罢!饶他罢!」大圣听得,方才使铁棒支住钩子道:「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犯法;二来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先头来,我被钩了两下,未得水去。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著我师弟取水去了。老孙若肯拿出本事来打你,莫说你是一个甚么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几个,也打死了。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饶你教你活几年耳。已后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那妖仙不识好歹,演一演,就来钩脚;被大圣闪过钩头,赶上前,喝声「休走!」那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个蹼辣,挣扎不起。大圣夺过如意钩来,折为两段;总拿著又一抉,抉作四段,掷之于地道:「泼孽畜!再敢无礼么?」那妖仙战战兢兢,忍辱无言。这大圣笑呵呵,驾云而起。
3. 「调虎离山」指引诱老虎离开盘踞的山头,借机进入此山。此成语见于《西游记》。《西游记.第五三回》中,提到唐三藏一行人西行取经时,唐三藏因误饮子母河照胎泉的水,腹痛成胎,于是孙悟空来到一处寺庙,想要求得一碗落胎泉水治师父的病。但寺庙内的道人因与唐僧一行人有冤仇,不愿意让他取水。孙悟空于是叫沙和尚当他的助手,再一次来到寺庙。因有过之前一次失败的经验,孙悟空就想出一个方法,先把那个道人引出寺庙争战,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战的机会,探井取水。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时孙悟空正想赶尽杀绝,但沙和尚却喊道:「饶了他吧!」孙悟空一听,就告诉如意真仙,这次用「调虎离山」的计策,已经顺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于是就放了他一马,并且警告他以后再有人来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挟、勒索的行为。后来「调虎离山」就用来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
1. 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例】调虎离山之计
1. 引诱老虎离开有利于他的山头形势。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西游记》第五三回:「先头来,我被钩了两下,未得水去。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著我师弟取水去了。」《九命奇冤》第三六回:「至于爵兴,喜来二个,当时是用调虎离山之计,暂时把他调开。」
《调虎离山》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策略,其本义是指用计策引诱敌方的老虎(或兵力)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从而达到削弱敌人力量的目的。在现代汉语中,“调虎离山”被用于比喻利用某种手段使对方离开有利的位置或情况,以便创造有利条件或占据主动权。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调动老虎离开它所在的山。
- 引申意义:
- 指利用计谋吸引敌方注意或行动,使其离开原有的有利位置或环境,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有利时机。
- 形容通过巧妙的方式,使对方离开原本的防守阵地或有利局面。
造句
- 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虎离山”,成功地使对手将主要资源投入到新项目上,而自己则保持低调,准备在合适时机出击。
- 当初,他利用朋友之间的矛盾,巧妙地把对方引开了,从而独自处理了这场棘手的问题。
-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公司迅速调遣人力资源至其他部门,有效地“调虎离山”,确保关键业务不受影响。
- 在这次比赛中,教练用战术布置“调虎离山”,成功使对手的主力队员提前出场,以备后续使用。
- 面对客户的不信任和质疑,销售团队采取了策略性的沟通方式,“调虎离山”,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这些造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调虎离山”这一成语的方法及其背后的巧妙设计。
分词解释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lí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 古同“ 罹 ”,遭受。6 古同“ 缡 ”,妇女的佩巾。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 姓。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