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拼音、解释、组词
霜降的简介:
shuāng jiàng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下霜。《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不如养威河北,须霜降水落,绝阳刘,深抵郓,以营阳谷,则人人殊死,贼势穷矣。」《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九月霜降祭旗,万岁爷做大将军,我家大老爷做副将军,两人并排在一个毡条上站著磕头。」
2. 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国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霜降》词解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这个时节气温下降明显,露水凝结成霜,故名“霜降”。霜降标志着秋天向冬天的转变,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霜降”不仅是季节转换的重要标志,也是丰收与收获的美好象征。古人在诗词歌赋中往往以“霜降”为主题,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造句
- 霜降到来了,秋风更加凛冽,树叶也渐渐由绿转黄,最后在寒风中飘落。
- 爷爷说:“又是一年霜降时,秋色满园瓜果香。”
-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在这个时刻,人们开始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
- 朋友来了一趟,正好赶上霜降时节,“我们一起看看这满地的黄叶吧!”他感叹道。
- 每到霜降前后,老李都会提醒家人注意添衣保暖,以免着凉感冒。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