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目捕雀的拼音、解释、组词
掩目捕雀的简介:
yǎn mù bǔ què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或作掩目而捕雀。
1. 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也作「掩目而捕雀」。
《掩目捕雀》这则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其含义是为了看不见而试图遮住自己的眼睛来捕捉鸟类。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自欺欺人、不切实际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成语释义:比喻用一种错误的方法或手段去掩盖问题的本质,结果反而让问题更加明显或者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 出处与故事背景:《掩目捕雀》的故事来源于古代寓言。据说有一只人看见一只鸟站在树上,准备用手去捕捉它。但他的手一伸出去就马上缩回来,并且用另一只手捂住自己的眼睛说:“看不见,我就不会抓你。”这个例子虽然简单,却生动地反映了自欺欺人的行为。
造句:
- 小明在考试前不认真复习,考前临时抱佛脚还对妈妈说他已经把所有内容都背熟了。这种掩目捕雀的行为让他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如果我们不面对实际的问题,就像掩目捕雀一样,最终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 小华总是试图用否认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就像是在玩掩目捕雀的游戏,但他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表现。
- 老板发现员工工作时偷懒,却假装没有看到,这种掩目捕雀的做法只会让人觉得他对公司的管理不认真。
- 我们不能用掩耳盗铃或掩目捕雀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要敢于面对并解决问题的本质。
分词解释
掩
yǎn
1 遮蔽,遮盖:~护。~体。~饰。~映。~盖。~蔽。~埋。~人耳目。瑕不~瑜。藏瑕~疵。2 关,合:~闭。~门。~卷。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了手。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杀。~击。~袭。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捕
bǔ
1 捉,逮:~捉。~获。~杀。巡~。缉~。~风捉影。
雀
què,qiāo,qiǎo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盲(即“夜盲症”)。~斑。~噪(名声宣扬,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