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青龙的简介:

qīng lóng
1.即苍龙。四灵之一。古时以为祥瑞之物。 2.喻指长而虬曲的青色物。 3.指骏马。 4.东方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的总称。 5.太岁的别名。 6.东方之神。 7.指左方。 8.赌局名目。玩押牌宝(赌博的一种)时﹐赌徒围在四方﹐做庄的人叫"庄家"﹐庄家对面称天门﹔右面称人﹐亦称白虎﹔左面是"地"﹐亦称青龙。 9.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木德王者的瑞兆。 10.常与"白虎"对举﹐用以表示一对相生相克的事物或概念。 11.指吉地。 12.传说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青色的龙。古代传说的祥物。《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

2.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星的合称。《管子.地员》:「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

3. 太岁的别名。参见「太岁」条。《淮南子.天文》:「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4. 左方。《礼记.曲礼上》:「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5. 俗称没有阴毛的男子为「青龙」。

青龙》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和神话传说。在不同的语境下,“青龙”有着多样的含义:

  1. 天文学与星宿青龙是古代中国二十八宿之一,位于东方,代表着春季。每个方位分别对应一种动物,象征着自然界的四象,即东为青龙、南为朱雀(凤凰)、西为白虎、北为玄武(龟蛇)。

  2. 神话与图腾:在古代神话中,“青龙”常被描绘成一条有角的龙,象征着东方和春天。它通常代表活力、新生以及智慧,是许多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3. 文化象征: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含义,“青龙”往往出现在中国的各种艺术形式中,如绘画、瓷器装饰等,用以象征吉祥、幸运和保护。

以下是五个使用“青龙”的造句:

  1.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家将天空分为二十八宿,东方四星即为青龙
  2. 在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中,队员们高喊着“青龙”号子,精神饱满地划桨前进。
  3. 传说中,青龙是守护东方之神,能够带来雨水和丰收。
  4. 这个玉雕作品上刻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青龙,寓意吉祥如意。
  5. 神话故事里,青龙不仅拥有强大的力量,还能变化万千形态。

希望这些解释与例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青龙”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qīng

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4 黑色:~布。~线。~衫。~衣。5 喻年轻:~年。~春。~工。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