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篑之功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篑之功的简介:

yī kuì zhī gōng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AI解释

词语详解

一篑之功》这个成语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原文为“千乘之国,比诸大国,则小矣;匹夫之勇,比诸君子,则怯矣。然犹有可为者,曰:‘一篑之功’。”意思是说,即使是一个小的成就或努力,如果坚持到底,也能取得成功。

成语中的“一篑”指的是堆积成山的一筐土,“功”则表示成效或成果。“一篑之功”强调的是微不足道的努力也可能最终带来显著的效果,只要坚持不懈。

造句

  1. 小明每天坚持早起背单词一个小时,虽然每次只背记几个词汇,但日积月累之下,他也取得了“一篑之功”,成功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2. 虽然项目进展缓慢,但工程师们从未放弃努力,终于在最后一刻,他们完成了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实现了“一篑之功”。
  3. 小李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虽然每次进步都很小,但他相信这种微小的努力最终会为他带来“一篑之功”,使他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4. 虽然创业初期非常艰辛,但团队没有放弃,每天都继续努力改进产品设计,终于在最后一刻实现了产品的市场突破,完成了“一篑之功”。
  5. 每次体育课小张都积极练习投篮技巧,尽管每次进步微小,但他坚信通过不断努力终能取得成功,这正是他追求的“一篑之功”。

这些造句展示了“一篑之功”的含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