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舞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德舞的简介:

qī dé wǔ
1.唐舞名。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 AI解释

七德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舞蹈,源于汉代,其名中的“七德”指的是此舞所要表达和赞扬的七种美德或七种品质。这些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想人格的崇尚与追求。“七德舞”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汉朝时期宫廷艺术的高度发展,也展现了汉代人民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和表达。

详细解释

七德舞”作为中国古代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形式上融合了音乐、歌唱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精湛的技艺来表现“仁、义、礼、智、信”等美好品质,寓教于乐地传递社会道德观念。

造句

  1. 古代宫廷中,《七德舞》是皇帝举办宴会时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活动。
  2. 想象一下,在灯火辉煌的宫殿里,优美的《七德舞》正在缓缓展开,如同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
  3. 尽管时代变迁,《七德舞》所蕴含的精神财富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4. 舞蹈家们通过精心编排的《七德舞》,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先贤们的美好品德。
  5. 了解了《七德舞》的故事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艺术作品中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2 耍弄:~弊。~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