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戴天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共戴天的简介: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与杀父的仇人共存于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后用「不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势不两立」
2. ◎1《礼记.曲礼上》父之雠1>,弗与共戴天2>;兄弟之雠3>,不反兵4>;交游之雠5>,不同国。 〔注解〕 (1) 父之雠:杀父的仇敌。雠,音ㄔㄡˊ,通「仇」,仇敌。 (2) 弗与共戴天:不与之共存于世。戴天,指立于天地间。戴,顶著。 (3) 兄弟之雠:杀害兄弟的仇敌。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游之雠:杀害朋友的仇敌。 ◎2《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3. 「不共戴天」这句成语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顶著同样的天」,「天」只有一个,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于世间的意思。什么样的仇人非得拚个你死我活呢?《礼记.曲礼》有一段话说:「杀害父亲的仇人,我不应和他共处于世间;在路上遇到杀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应该直接上前报复;如果是杀害朋友的仇人,我不应该和他同国。」传统的儒家是很讲究礼的。在礼的观念中,对父母要尽孝,对兄弟要友爱,对朋友要存义,这是为人的基本。所以一个人是非观念要分明,要「以直报怨」。父母既是我们在世上最亲的人,遇到杀父仇人,岂有轻饶的道理?想尽办法也要报仇,否则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礼了。这正是为何《曲礼》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的理由了。这种观念在《礼记.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报的人,是要「寝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为报父母之仇,为人子女要处心积虑,睡不能安寝,随时准备兵器,等待机会。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报父仇一事的观念,来宣扬对父母之孝的重要,后来演变成一句成语,比喻对人仇恨极深。
1. 不与仇人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本指对杀父仇人誓不两立,后用来形容仇恨极深。语本《礼记.曲礼上》。【例】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1. 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凌统叩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雠岂容不报!』」《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将我父亲断输了,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词语解释
“不共戴天”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仇恨之深、关系之敌对。其字面意思是高高的天空不能与仇人共同分享或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用以形象地表达双方的仇恨犹如天壤之别,不可调和。
详细解释
-
语源:“不共戴天”这个成语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传说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高远无垠、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仇人之间的关系却如同天与地般对立,无法在一个等级上存在。
-
使用场景:一般用于形容极其深重的仇恨或敌对情绪,表示双方的关系完全破裂且难以和解。常用来描述政治、军事或个人间的激烈冲突。
-
情感色彩:“不共戴天”是一个贬义成语,通常用以表达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愤怒、怨恨等。
造句
- 自从那次公司裁员事件后,张经理与被裁员工小李“不共戴天”,两人的关系变得极其紧张。
- 小王对老对手公司的创始人耿耿于怀,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 在古代战争中,双方将军的誓词经常包含了“不共戴天”这样的承诺,表示要世代为敌。
- 由于两人的误会和长期积怨,“不共戴天”成了他们关系的真实写照,任何小摩擦都可能引发激烈的冲突。
- 尽管经过多次谈判,双方仍未能化解多年的矛盾,彼此之间仍是“不共戴天”的状态。
以上这些例子展示了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其所传递的情感强度。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gòng,gōng
1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3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4 总计,合计:~计。总~。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dài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3 姓。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