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棋的简介:
xià qí
1.弈棋,着棋。
1.弈棋,着棋。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玩棋。【例】爷爷常常去找叔公下棋。
1. 对奕。《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前日南门外张举人家请我同你去下棋,你怎么不到?」《红楼梦》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
《下棋》这一词汇通常指的是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古代中国,流传至今。它通过黑白两色的棋子在纵横交错的棋盘上行进和布局来完成各种策略目标,常见的有象棋、围棋等不同种类。
详细解释
- 定义:指两人或者多个人在特定规则下进行的一种智力竞争活动。
- 起源与发展:最早的象棋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围棋则被认为是在中国由古代人发明并发展起来的。
- 目的与乐趣:通过下棋,参与者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策略规划水平,并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造句
- 爷爷每天下午都会和邻居一起下棋消磨时光。
- 每次家庭聚会,我们全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进行一场紧张刺激的象棋对弈。
- 在学校举行的智力运动会上,我和最好的朋友参加了激烈的围棋比赛。
-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大赛,我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研究对手可能使用的策略。
- 我们团队决定用下棋的方式来解决项目中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不同的棋局尝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下棋”的概念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还突出了这项活动对于人们日常娱乐、智力训练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棋
qí
1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围~。~盘。~道。星罗~布。举~不定(喻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