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不中留的拼音、解释、组词

女大不中留的简介:

nǚ dà bù zhòng liú
指女子成年,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女子长成之后,到了相当年龄便应当出嫁,不宜久留于家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警世通言˙卷三十八˙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却如私盐包儿,脱手方可。亦作女大难留。   

1. 旧时以为女子长成之后,到了适婚年龄理当出嫁,不应该留在家中。【例】过去俗语所说的「女大不中留」,现已不合时宜了。

1. 女子长成之后,到了适婚年龄理当出嫁,不应该留在家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元.贾仲明〈萨真人夜断碧桃花.楔子〉:「﹝正旦唱﹞则著我独立花前暗自愁,泪不住点儿流。﹝做背科,唱﹞她须是我天缘配偶,常言道『女大不中留』。」也作「女大难留」。

女大不中留》这句话是汉语中的俗语,用来形容女性在成年后就不应该再留在父母家中或依赖父母。这里的“不中留”并非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指不应该继续留在父母身边,强调的是随着女性的成长和成熟,应当独立生活或出嫁。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表面上看,“女大不中留”似乎是在说女儿长大了就不应该再留在家中。但实际上,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观念或传统习俗。
  2. 深层含义
  3. 强调女性的成长和独立性。当一个女孩到了结婚年龄后,传统观念认为她应该离开父母家嫁人,开始自己的家庭生活。
  4. 体现社会对女性角色的传统看法。在一些文化中,成年后的女性被期望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责任或成为妻子、母亲的角色。

造句

  1. 小莉已经二十岁了,再这样把她留在家中也不是办法,应该让她去追求自己的未来。
  2. 现代社会早已抛弃了“女大不中留”的传统观念,女孩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道路。
  3. 杨家的大小姐今年就要出嫁了,按照家族的传统,这段时间内家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她来处理。
  4. 虽然现在有些家庭仍遵守“女大不中留”的原则,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让女儿继续留在家中工作或接受教育。
  5. 由于工作和事业的原因,小芳决定搬到城市里独自生活,父母也接受了她的选择,并认为这是她成长的必然过程。

分词解释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liú

1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2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3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4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5 接受:收~。6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