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机立断的拼音、解释、组词
应机立断的简介:
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当机立断」。见「当机立断」条。
2. 此处所列为「当机立断」之典源,提供参考。 三国魏.陈琳〈答东阿王牋〉(据《文选.卷四○.牋》引)琳死罪死罪。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披览粲然。君侯体高世1>之才,秉青蓱2>、干将3>之器,拂钟无声4>,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5>者所庶几6>也。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焕炳,譬犹飞兔流星,超山越海,龙骥所不敢追,况于驽马,可得齐足!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载懽载笑,欲罢不能。谨韫椟玩耽,以为吟颂。琳死罪死罪。 〔注解〕 (1) 高世:超越世俗。 (2) 青蓱:即青萍,三国以前传说的名剑。蓱,音ㄆ|ㄥˊ,同「萍」。 (3) 干将:春秋吴国人,生卒年不详,相传善铸剑。后多借指利剑。 (4) 拂钟无声:掠过铜钟,削切如泥,所以无声。 (5) 钻仰:深入探求其理而信仰之。 (6) 庶几:相近、差不多。
3. 此处所列为「当机立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当机立断」原作「应机立断」。三国时,魏国文书官陈琳因为文笔佳、学问好,曹丕、曹植兄弟常与他书信往返,分享自己写的文章,交换意见与心得。有一次,曹植把写好的〈龟赋〉给陈琳看,第二天陈琳便回信盛赞曹植的文笔,说他高才脱俗,文章用语绝妙,意境深远,这种天赋,一般人即使花时间学习也办不到。陈琳并用古代名剑青萍、干将来比喻曹植的才气,这两把名剑十分锐利,削铁如泥,任何东西都能立刻切断,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而曹植的才华就如这两把剑般地超群。在这篇文章中,「应机立断」是用来形容青萍、干将这两把古代名剑的锐利,任何东西一切下去马上就断了。后来,「当机立断」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当下立刻作出决断,毫不迟疑。
1. 掌握时机作果断的裁决。《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牋》:「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也作「当机立断」。
词语解释
应机立断: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能够迅速做出准确、恰当的决定。"应"在这里的意思是适应、应对;"机"指的是时机、机会;"立断"则意味着立刻决定或果断作出决策。整体上,“应机立断”强调的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且正确地采取行动的能力。
造句
- 在公司面临突发事件时,张经理总是能够应机立断,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 王警官面对突发的案件现场,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他能够应机立断,采取恰当措施。
- 在市场环境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李总能够根据情况快速反应,应机立断地调整公司战略方向。
- 赛场上,运动员们需要具备应机立断的能力,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从而赢得比赛。
- 作为一名医生,面对急症患者时,必须应机立断,迅速做出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分词解释
yīng,yì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2 回答:答~。喊他不~。~承。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4 姓。jī
1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危~。转(zhuǎn )~。契~。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密。3 合宜的时候:~会。~遇。时~。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器。~动。~关。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能。有~体。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智。~敏。~巧。~变。7 指“飞机”:客~。~场。~组。lì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