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次的拼音、解释、组词

席次的简介:

xí cì
1.座位的次序。 2.坐间,坐席之上。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座位的次序。【例】进场后请按照指定的席次入座。

2. 政治团体在议会中所占的座位,借以表示当选的人数。【例】这届选举,执政党较上回减少了不少席次。

1. 座位的次序。如:「入场后请按照指定的席次入座。」《孔子家语.卷八.问玉》:「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2. 政治团体在议会中所占的座位,借以表示当选的人数。如:「这次选举,执政党较上次丧失了不少席次。」也作「席位」。

《席次》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宴席上的座位安排或排列顺序。它反映了宴会中的礼仪和尊卑等级,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礼制观念。

详细解释

  1. 含义:古人认为,在宴会上,根据宾客的身份地位来决定他们的座位是必要的。通常会将尊贵的客人安排在更显眼、更靠前的位置上。
  2. 用途:它不仅关乎礼仪规范,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通过合理的席次安排,可以体现对客人的尊敬以及主人待客之道。
  3.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时代,这种讲究座位排列的做法极为普遍且严格。

造句

  1. 在这次国宴上,按照传统习惯进行了精心的席次安排,使每一位宾客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2. 古代贵族家庭在举办宴会时,总是十分注重席次安排,以显示主人的礼仪和教养。
  3. 这位高官在宴会上占据了首席的位置,充分体现了他在这个场合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4. 为了体现对贵宾的尊重,在晚宴开始前我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席次规划。
  5. 在这种讲究尊卑有序的文化传统中,正确的席次安排对于确保宴会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席次》这个词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应用。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

1 第二:~日。~子。~等。~要。2 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3 等第,顺序:~第。~序。名~。4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5 中间:胸~。6 量词,回:~数(shù)。初~。三番五~。7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舟~。~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