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的拼音、解释、组词

多生的简介:

duō shēng
1.佛教以众生造善恶之业,受轮回之苦,生死相续,谓之"多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指众生受轮回之苦,生死相续,称为「多生」。唐.白居易〈味道〉诗:「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八.饶廷直》:「多生曾结香火缘,邂逅相逢竟相语。」

2. 生,语助词。多生通常指多数、大概。宋.张元干〈瑞鹧鸪.雏莺初啭斗尖新〉词:「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在现代汉语中,“多生”一词通常不作为一个独立词汇使用,而往往出现在特定的文化或语境中。根据其字面意义和常见用法,“多生”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多次投胎”,这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背景,尤其是与儒家的重生观念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说法。

在《易经》、佛经等古籍中有提及“多生”一词或相关概念。根据这些文献和理论,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多生”可以指代在不同生命阶段中修炼精神、提升道德的过程,或是强调一个人经历多次生命的轮回以获得智慧与解脱。

下面是五个使用了“多生”一词的造句(考虑到实际语言中的用法,此处会适当调整词汇使用):

  1. 他希望自己能经过多生多世的努力,最终达到心灵上的圆满。
  2.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一种“多生”的象征。
  3. 古语有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个人若想在多生中积累功德,必须从点滴做起。
  4. 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和宗教经典,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多生”背后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5. 佛教中的轮回转世观念,让许多人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可能经历多次“多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交流中,直接使用“多生”这一词汇的机会并不多。上述造句更多是在特定语境或文学创作中使用的例子。

分词解释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