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名状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可名状的简介:
bù kě míng zhuàng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一˙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香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香鹒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亦作不可名字、莫可名状。
1. 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言语形容。【例】阿里山的日出云海,瞬息万变,其美不可名状。
1. 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一.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香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哭啼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也作「不可名字」、「莫可名状」。
《不可名状》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指的是那些无法用语言精准描述或表达的事物。这里的“名”是指命名、表述的意思,“状”则是形态、状态的意思。整体上,这个词强调了一种超越日常语言范畴的体验和存在。
详细解释: 1. 不可名状的本质: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极其微妙或者极端复杂的情感、思想或现象,它们往往难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来完全传达或描述。 2. 哲学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不可名状》体现了道家对于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无为而治的追求。它强调了某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超出了人类语言表达的能力。 3. 艺术与文学中的应用:在艺术创作和文学作品中,经常用《不可名状》来描绘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或景象,如画作中无法通过笔触直接传达的意境等。
造句示例:
- 他沉浸在音乐中,那种从心底涌出的感动,已经到了不可名状的地步。
- 看到眼前的风景,小李的心里泛起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那是一种令人沉醉的《不可名状》之美。
- 在这次艺术创作过程中,她追求的是那种不着痕迹、难以言传的《不可名状》的艺术效果。
-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可名状》的情感,让人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触动了内心深处柔软的部分。
- 站在这片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望着夕阳缓缓落下,他的心中涌起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可名状》感受。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名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状
zhuàng
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2 情况,情形:~况。病~。现~。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