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人命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菅人命的简介: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菅,一种多年生的野草。「草菅人命」比喻轻视人命,任意加以残害。#语本《大戴礼记.保傅》。
2. #《大戴礼记.保傅》殷周之前以长久者,其辅翼天子有此具也。及秦1>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者告2>得也;固非贵礼义也,所尚者刑罚也。故赵高3>傅胡亥4>而教之狱5>,所习者非斩劓人6>,则夷人三族7>也。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计者谓之????诬,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8>。岂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习导非其治故也。 〔注解〕 (1) 秦:秦朝,西元前248∼前207。战国时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2) 告:告发。 (3) 赵高:?∼西元前207,秦时宦官。始皇崩于沙邱,赵高伪造遗诏,立胡亥为二世,杀李斯,自为丞相,专权用事。旋又弑二世,立子婴为帝,后为子婴所诛。 (4) 胡亥:秦朝时人,生卒年不详,为秦始皇的次子。始皇帝崩,宦者赵高矫诏杀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称为「二世」。在位三年,后为赵高所杀。 (5) 狱:诉讼案件,此处指严刑酷法。 (6) 劓人:割掉人的鼻子。劓,音|ˋ,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罚。 (7)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即父、母、妻三方的亲属。 (8) 艾草菅然:像割除野草一样。艾,音|ˋ,通「乂」,割草。菅,音ㄐ|ㄢ,禾本科菅属,多年生草本。叶细长而尖,多毛茸。根短坚韧,可做刷帚。〔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汉.贾谊《新书.卷五.保傅》、《汉书.卷四八.贾谊传》
3.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文人,曾被派往长沙做长沙王的老师,后来又被召回京师,任命为梁怀王的老师。梁怀王刘揖是汉文帝的小儿子,汉文帝非常宠爱他,希望他能多读书,所以请贾谊来教导他。但是贾谊认为,除了教皇子读书外,最重要的是要教他做人的道理。他认为商朝、周朝之所以能长久立国,是因为所用来辅佐天子的,是相承的传统与制度,然而秦朝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所崇尚的是诡诈和刑罚,毫不注重谦虚和礼让。假使像赵高那样,教导胡亥的全是一些严刑酷法,那么所学到的不是砍头、割鼻子,就是诛杀三族的事情。所以胡亥今天才继位,明天就射杀人。对于尽忠进谏的臣子,认为他们是蓄意毁谤;对于有深谋远虑的臣子,认为他们在妖言惑众。所以把杀人的事当作像割野草一样。这难道是因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恶吗?其实不然,而是当初教导他的人,没有教他走上正道,没有教导他处世为人的道理,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后来「草菅人命」这句成语就从这段故事中「视杀人如艾草菅然」(把杀人看成割野草一样)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轻视人命,任意加以残害。
1. 菅,一种野草。草菅人命比喻轻视人命,滥杀无辜。语本《大戴礼记.保傅》:「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况且内中有人到过云南,晓得那里官府待百姓的暴虐,……这些话说说,也教官府听见,怕人家不服,不至依然草菅人命。」
《草菅人命》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人的生命极端轻视、随意践踏的行为。这里的“草菅”指的是野草,意味着极其轻微的东西;“人命”则是指人的性命或生命。“草菅人命”的意思是将人的生命看作像野草一样容易被割去,比喻不尊重和漠视人的生命价值。
详细解释
- 成语含义:形容对人的生命极端轻视、随意践踏的行为。
- 出处: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的“若吾父之死,而可以济君也,则吾何爱焉?然则草菅人命,非忠也。”
- 用法示例:
- 在那个年代,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命如同野草一般被轻易地践踏。
-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真是草菅人命。
- 战争中随意牺牲平民的生灵,这正是典型的草菅人命的表现。
- 政府官员若对民众疾苦视而不见,放任不顾,则可说是草菅人命。
- 在这种环境中,人的生命仿佛一片片野草,被轻易地剥夺。
造句
- 这种行为简直是把人类的生命看得和野草一样轻贱!
- 战争中随意牺牲平民的生灵,这正是典型的草菅人命的表现。
- 在那个年代,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命如同野草一般被轻易地践踏。
- 政府官员若对民众疾苦视而不见,放任不顾,则可说是草菅人命。
- 那些不关心他人生命安全的人真是太没人性了,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这些造句进一步明确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mìng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5 指派,使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