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的拼音、解释、组词

芗剧的简介:

xiāng jù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南部和台湾。1928年,台湾歌仔戏开始在闽南盛行,并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加以改进,称“改良戏”。1954年改今称。唱腔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杂念调等。剧目有《三家福》、《碧水赞》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流行于福建漳州地方一带的歌仔戏。因漳州又名芗江,故称为「芗剧」。

芗剧》,也被称为“歌仔戏”,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其名称源自福建省厦门市(古代称为“漳州”),在台湾广为流传,并且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芗剧融合了闽南语方言的特点,表演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也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发展芗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的福建省南部地区,后随着大量福建移民迁徙到台湾,逐渐在台湾扎根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其他戏曲形式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表演特点
  • 使用闽南语演唱和对白,贴近日常生活,易于观众接受;
  • 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神话、民间故事等;
  • 舞台布景简单,强调演员的唱腔和身段表演。
  • 艺术价值芗剧不仅是台湾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闽南文化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记忆,还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造句

  1. 《新编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近年来最精彩的芗剧之一。
  2. 小明从小就喜欢看芗剧,每次演出都逃不了他的眼睛。
  3. 每年春节前后,台南都会举办芗戏剧团的巡演活动,吸引许多观众。
  4. 芗剧里的武打场面总是那么精彩,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5. 为了学习闽南文化,李老师特意请来了芗剧团来学校表演。

分词解释

1 厉害,猛烈,迅速:~变。~痛。~烈。~毒。加~。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本。~情。~种。~院。~坛。京~。话~。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