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书的简介:
zǐ shū
1.指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等。参见"子部"。
1.指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等。参见"子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古代图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释道宗教的学说、小说、技艺、术数等作品。也称为「丙部」、「子部」。
《子书》,通常是指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著作的总称。这一术语主要是指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以及更早一些时期,从春秋末期到秦汉之际的思想家和学派所撰写的文献资料。这些书籍反映了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观点、主张和理论基础,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子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另一类是非儒家的诸子百家著作,比如道家的《道德经》、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等。这些书籍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窗口。
以下是五个使用“子书”的例句:
- 在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子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 他花费了数年时间研读《子书》,最终获得了对先秦思想的深刻理解。
- 针对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研究,学者们常常从《子书》中寻找灵感和理论支撑。
- 这部新出版的历史小说大量参考了《子书》中的内容,以展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复杂政治局势。
- 为了更好地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我计划阅读更多的《子书》原著。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