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汉的拼音、解释、组词

墙外汉的简介:

qiáng wài hàn
指非局中之人,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局外人。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横吹曲辞五˙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1. 局外人。《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横吹曲辞五.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墙外汉》这个词语并非一个常见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含义或解释,可能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或者是在某些特定作品中的虚构名词。不过,如果我们尝试拆解这个词,并结合其字面意义来推测,可以理解为“居住在城墙之外的人”,其中,“墙”通常指城市、乡村等地方的防御设施;“外汉”则可能指外来者或非本地居民。

解释:

  • :古代城市、军事要塞等地常建有城墙作为防御工事。
  • 外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城墙之外居住的人,通常是外地来的移民或者客人。

因此,《墙外汉》整体可以被解读为“在外来地区或城外生活的人”。

造句:

  1.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墙外汉》,他们的到来让这座城市更加丰富多彩。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许多《墙外汉》被迫离开故乡,来到新的土地寻求庇护和发展机会。
  3. 尽管他们是从《墙外汉》,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融合,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之中。
  4. 作为一名《墙外汉》,他深深感到自己在新地方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
  5.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墙外汉》,他们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请注意,《墙外汉》并非一个正式词语,造句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上下文适当调整。

分词解释

qiáng

1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土~。院~。城~。~垣。~头。~头草。铜~铁壁。2 门屏:萧~(喻内部,如“祸起~~”)。3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