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山超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挟山超海的简介:
xié shān chāo hǎi
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做不到的事情。见挟泰山超北海条。明˙卢象升˙与某书:某以一身肩荷七省,何异挟山超海之难。清˙李渔˙闲情偶寄˙卷十五˙颐养部˙行乐:劝富人分财,其势同于挟山超海,此必不得之数也。
1. 比喻做不到的事情。参见「挟泰山超北海」条。明.卢象升〈与某书〉:「某以一身肩荷七省,何异挟山超海之难。」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五.颐养部.行乐》:「劝富人分财,其势同于挟山超海,此必不得之数也。」
《挟山超海》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的这段文字通过描述鹏鸟的力量与能力,意在阐述一个道理:要达到目标或克服困难,必须具备强大的力量和能力。
成语“挟山超海”比喻力量大到可以移山填海、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它的字面意思是:用胳膊夹着山,跨越大海,形容人拥有极大的力气或者不畏艰难的精神。
以下是五个使用“挟山超海”的造句:
- 尽管任务看起来困难重重,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毅力,真可以说是挟山超海。
- 这位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凭借他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成功地完成了许多常人难以实现的壮举,真可谓挟山超海。
- 足球比赛中,那个新加入队伍的小将用一脚长传将球传到了对方半场,这种助攻能力让人惊叹不已,简直像是挟山超海一般。
-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中遇到了无数障碍,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创新思维,最终解决了许多科学难题,真如挟山超海般不可思议。
- 在这次抢险救灾行动中,救援人员面对洪水肆虐的险境,毫不退缩地展开工作,成功解救了许多被困群众,他们真是怀着挟山超海的决心。
分词解释
挟
xié,jiā
1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2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3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超
chāo
1 越过,高出:~越。高~。~出。~额。~龄。~等。~载。~重。~支。2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北海”。3 在一定范围以外:~自然。~音速。~导现象。4 遥远:~遥。~忽。5 怅惘的样子:“武侯~然不对”。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