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外生枝的简介:

jié wài shēng zhī
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事外复生事端。#语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

2.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1>一向目视云霄,壁立千仞,则孤负诸圣;一向拖泥涉水,灰头土面,则埋没自己。如今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且贵正眼流通。还委悉么?直饶高步毘卢顶,不禀释迦文,婢视声闻,奴呼菩萨底来,也须亡锋结舌,自余故是出头不得。所以道:三世诸佛只言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不涉化门一句作么生道?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宋.朱熹〈答吕子约书〉其三(据《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随书〉其四(据《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参考资料〕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其三(据《朱子文集.卷四八》引)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宋.朱熹〈答胡季随书〉其四(据《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季随)又云:「方其未至纯熟,天理何尝不可见乎!」此又不看本文本意,而逞快斗高,随语生说之过。夫《中庸》本意,欲人戒谨恐惧,以存天理之实而已,非是教人揣摩想象,以求见此理之影也。伯寿下一「见」字,已是有病,季随又更节上生枝,更不复以「纯熟」自期,只要就此未纯熟处便见天理,不知见得要作何用?为说至此,去本日远,以言乎经,则非圣贤之本意;以言乎学,则无可用之实功。

3.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一书共二十卷,是北宋佛果禅师弟子绍隆等编,记载佛果禅师生平讲述的禅法精要。「节外生枝」的「节」是指植物枝干分段的地方。一棵树除主干外,分歧的枝芽都是从「节」的地方生出。古人观察了这种自然现象,用「节外生枝」来比喻事外复生事端。比较早见到的文献是宋代佛果禅师《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语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承上文而来,大概是说佛法一事,自古以来,诸佛强调只能自悟,历代祖师不落言诠,经藏注解怎么注也涵括不尽,若单用眼睛去看是无法得道的。所以一个人若是陷溺于自以为是的知识,难免就会节外生枝了。朱熹〈答吕子约书〉文中有段话说:「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把道理弄清楚之前,随意去胡乱解说,就像「节上生枝」,只会把道理越弄越纷歧,因此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处。

1. 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于事件外复生事端。【例】这事情本已到此告一段落,没想到节外生枝,又惹出另外一桩麻烦来。

1. 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事外复生事端。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也作「节上生枝」。

《节外生枝》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陈四娘》,常用来形容在问题或事情上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因素。具体解释如下:

  • 释义:比喻不相干的人、事插进原本简单明了的事物中去,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 成语结构:“节”指树的分枝,“外生枝”则是从主干之外又生出了新的枝条。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件事情上增加了额外的因素。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一般用于叙述某事因引入无关因素变得复杂不清的情况。

现在我们来造五个句子:

  1. 本来只是个小问题,他却节外生枝地找了太多理由。
  2. 在这个项目上工作的人已经够多的了,别再节外生枝地加进新的成员。
  3. 小明想要给妈妈一个惊喜,结果因为买礼物这件事又节外生枝地耽误了一天。
  4. 公司决定不与那个供应商合作了,但这节外生枝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5. 我们原本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但他总是喜欢在节外生枝上添油加醋。

这些句子展示了“节外生枝”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其含义及用法。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zhī,qí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 )。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 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3 古同“支”,支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