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1896-1946)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若飞(1896-1946)的简介:
wáng ruò fēi (1896-194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贵州安顺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加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31年在包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7年获释后到延安,曾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5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次年1月代表中共出席政治协商会议。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贵州安顺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加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31年在包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7年获释后到延安,曾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5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次年1月代表中共出席政治协商会议。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 AI解释
《王若飞(1896-1946)》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王若飞先生的一个简短介绍。这里,我将从他的生平、政治贡献和历史地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提供五个使用“王若飞”造句的例子。
王若飞的生平与政治贡献
王若飞(1896-1946),原名王绍伯,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中。
在中共早期的革命历程中,王若飞积极参与了多项重要工作。他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等职务,参与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作,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力于统一战线工作,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历史地位
作为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若飞为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幸福不懈奋斗的一生。尽管在1946年因病逝世,但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造句
- “王若飞同志曾多次参与党的重要会议,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 “在他的领导下,许多革命根据地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壮大。”
- “尽管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王若飞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情操。”
- “王若飞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来。”
- “研究王若飞同志的生平事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
这些句子既涵盖了对王若飞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政治贡献及其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飞
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