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拼音、解释、组词

地貌的简介:

dì/de mào
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形景观。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等的分布状况。【例】气候是影响地貌的一个重要因素。

1. 即「地形」。指地表的形态特征与分布状况,如平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等的分布状况,或某种具有可辨识的形态者,如冲积扇、海崖等。

词语:地貌

详细解释:

地貌是指地表的各种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山脉、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峡谷等自然景观。它描述了地球表面在宏观尺度上的分布和构成特征。

  1. 自然形成原因:地貌的形成通常是由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内营力(内动力)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这些过程导致地形的变化和山体的抬升或下降。
  3. 外营力(外动力)如流水侵蚀、风化、冰川作用、沉积物堆积等则使得地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4. 地理意义:地貌不仅影响着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分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农业生产方式、建筑风格甚至文化习惯都有深远的影响。

  5. 分类与研究方法

  6. 按照成因可将地貌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等。
  7. 研究地貌的方法包括地图分析、遥感技术以及实地考察等。

造句

  1. 这次地质考察的目标是研究黄河上游地区复杂多变的地貌特征。
  2. 南方丘陵地带独特的地貌条件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3. 高原上的湖泊和河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复杂的地壳运动,是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
  4.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中的地貌信息,科学家可以预测未来洪水可能影响的区域。
  5. 在建造桥梁前,工程师需要详细了解当地山脉的地貌特征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分词解释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mào

1 面容:面~。容~。~相。以~取人。2 外表的样子:礼~。~合神离。道~岸然。3 外观:全~。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5 描绘,画像:“命工~妃于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