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黄帝内经的简介:

huáng dì nèi/nà jīng
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由《素问》与《灵枢》(各九卷)组成。内容大致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药性理论、运气学说等。此书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许多医家之手编撰而成的,故非出自少数人之手,也非成书于某一时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十八卷,内容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两部分。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并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重要代表。这部著作由多个篇章构成,主要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方面阐述了人体的生命规律和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原则。

详细解释:

  1. 作者年代背景:《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难以确定,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但其理论可能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传统上归功于“神医”黄帝,但实际上这部著作是由多位医生共同完成的成果。

  2. 内容分类

  3. 《素问》:主要讨论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的原则。
  4. 《灵枢》:偏重于针灸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5. 核心理念: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注重预防为主的理念,在疾病尚未出现时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6. 治疗原则

  7.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以及疾病的性质来制定个性化疗法。
  8. 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观察人体内外的各种现象来判断病因病机,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9. 主要贡献: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起到了奠基作用;提倡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生活方式建议。

造句示例:

  1. 为了健康,我开始每天练习太极拳,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动则生阳”,保持身体活力。
  2. 在决定服用某种草药之前,应该先研究一下《黄帝内经》,以确保遵循正确的治疗原则。
  3. “人与天地相应也”,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提醒我们要重视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4. 依据《黄帝内经》的理念,我选择了一个中医专家来帮助调理自己的体质。
  5. 在现代社会中,《黄帝内经》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自身的健康状态。

分词解释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

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玉皇大~。2 君主:~王。皇~。称~。~制。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