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手称庆的拼音、解释、组词
额手称庆的简介:
额手: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举手齐额,表示庆贺、高兴。※语或出《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以手加额」
2. ※《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话说晋文公在王城,诛了吕省郤芮,向秦穆公再拜称谢。因以亲迎夫人之礼,请逆怀嬴归国。穆公曰:「弱女已失身子圉,恐不敢辱君之宗庙,得备嫔嫱之数足矣。」文公曰:「秦晋世好,非此不足以主宗祀。舅其勿辞!且重耳之出,国人莫知,今以大婚为名,不亦美乎?」穆公大喜,乃邀文公复至雍都,盛饰辎????,以怀嬴等五人归之。又亲送其女,至于河上,以精兵三千护送,谓之「纪纲之仆」。──今人称管家为纪纲,盖始于此。文公同怀嬴等济河,赵衰诸臣,早备法驾于河口,迎接夫妇升车。百官扈从,旌旗蔽日,鼓乐喧天,好不闹热!昔时宫中夜遁,如入土之龟,缩头缩尾;今番河上荣归,如出冈之凤,双宿双飞。正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文公1>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2>,自不必说。遂立怀嬴为夫人。 〔注解〕 (1) 文公: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晋国之君。献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献公嬖骊姬,杀申生,重耳奔狄;献公既卒,数传至怀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发兵纳为晋侯。公任用狐偃、赵衰诸贤,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继齐桓公为诸侯盟主,成为五霸之一。谥文。 (2) 朝贺:向君王朝拜祝贺。
3. 「额手」指举手齐额,原本是用以敬礼。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墀就敏中厅问其事,皞益不挠。墀以手加额于皞,赏其孤直。」指周墀赏识王皞的刚直,举手至额,向王皞表示崇敬之意。《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列传》:「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也是指司马光受人敬重。皇帝驾崩后进宫吊唁,卫兵见到他都举手至额,以表敬意。后来演变为感激之意,如《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宋江举手至额,表示对九天玄女的感谢,也有用来表示庆贺之意。《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描述晋文公逃到秦国避难,等乱事平定后回到晋国,老百姓无不举手,高至额头,以示庆贺。「额手称庆」这句成语固指举手齐额,表示庆贺、高兴,但后来只要高兴至极而庆贺,不一定举手额头,一样可用「额手称庆」来形容。
1. 举手齐额,表示庆幸。【例】暴徒落网的消息传来,全国上下无不额手称庆。
1. 举手齐额,表示庆幸。《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野叟曝言》第五七回:「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庆,欣喜欲狂。」也作「额手称颂」。
《额手称庆》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主要意思是形容因某件令人高兴的事而互相祝贺或庆幸。其中,“额”指额头;“手”指双手;“称”是称赞、表示的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庆祝时用手按住额头,表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成语结构
- 词性:动宾式
- 语法功能:用作谓语
详细解释
“额手称庆”的意思是当某个美好的结果到来,或者某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会用手按住额头(古时习惯如此表示欢欣),互相祝贺或庆幸。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果超出了期望,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例句
- 公司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大家额手称庆。
- 妹妹的成绩突飞猛进,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禁额手称庆。
- 经过长期的努力,项目顺利通过审核,团队成员们额手称庆,欢呼雀跃。
- 我们终于拿到这个奖项,真是值得额手称庆的时刻!
- 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朋友们为他喝彩的同时也额手称庆。
以上就是《额手称庆》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例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é
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头。~角(jiǎo )。2 牌匾:门~。匾~。3 规定数量:~数。~外。定~。余~。超~。空~。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chēng,chèn,chèng
1 量轻重:~量(liáng )。2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3 名号:名~。简~。~号。~谓。职~。4 说:声~。~快。~病。~便。5 赞扬:~道。~许。~颂。~赞。6 举:~兵。~觞祝寿。qìng
1 祝贺:~贺。~祝。~幸。~典。~功。2 可祝贺的事:国~。大~。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