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轨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轨的简介:

wén guǐ
1.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2.引申指疆域。 3.作文的规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写的文字及车子的轨辙。若书同文,车同轨,则天下大一统。《隋书.卷三.炀帝纪》:「今天下交泰,文轨攸同。」

2. 文章的轨范。《隋书.卷七六.文学传.杜正玄传》:「又著文章体式,大为后进所宝,时人号为文轨。」

文轨》,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从字面意思上看,“文”指的是文化、文字;“轨”可理解为规则或规范。结合这两个词的意思推测,《文轨》可能是指统一的文化和规则。不过,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并没有找到确切的《文轨》作为专有名词的解释。因此,以下内容将以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并提供五个句子以帮助理解和使用。

解释

  • 文化统一:指不同地区或民族之间实现了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 规范一致:指的是制定出统一的标准或者规则,使之在各个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遵守和执行。

造句

  1. “为了实现汉朝时期的文化统一,《文轨》被广泛传播,成为了全国通用的文字标准。”
  2.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文轨》来规范交通行为,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轨》的概念也被应用于国际标准的制定上,以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4.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文轨》,使之更加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5.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评价体系,也是一种体现《文轨》精神的做法。

请注意,这里的解释是基于对“文轨”这一词语字面意义的推测。如果有更具体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信息,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获得准确的理解。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guǐ

1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2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3 应遵循的规则:~度(dù)(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