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洛克艺术的简介:

bā luò kè yì shù
17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发源于意大利。以热情奔放、倾向于豪华与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为特征。代表人物有卡拉瓦乔、贝尼尼、鲁本斯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十七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美术、音乐、文学样式,统称为「巴洛克艺术」。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夸张,重视动势与雄壮的美。参见「巴洛克风格」条。

《巴洛克艺术》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艺术风格,以追求动态、戏剧性和豪华感而著称。它不仅影响了绘画和雕塑,还扩展到了建筑、音乐等领域。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是强调动感与情感表达,常使用对比的明暗(光影对比)技巧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并且在装饰上偏好运用华丽复杂的细节。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发展: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是一种对抗当时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艺术潮流。它随后传播至欧洲各地,最终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艺术风格。
  • 美学特征: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动感与和谐统一;偏好使用光影对比手法强化作品的表现力;注重装饰性和细节表现。
  • 代表人物:在绘画领域有卡拉瓦乔(Caravaggio)、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等,在建筑领域则以贝尔尼尼(Bernini)为代表。

造句示例:

  1. 这幅巴洛克风格的画作以其浓烈的色彩和戏剧性的光影对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巴洛克艺术强调动态与情感表达,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设计者贝尔尼尼展现了巴洛克建筑的精髓——动感、豪华且富有表现力。
  4. 为了配合节日气氛,舞厅内部装潢采用了巴洛克风格,大量使用了金色和红色等鲜艳色彩。
  5. 音乐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受到了巴洛克艺术的影响,使其充满了动态与情感的变化。

分词解释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luò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1 才能,技能,技术:工~。技~。文~。~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苑奇葩。~高人胆大。2 种植:园~。3 准则、法度、限度:“骄泰奢侈,贪欲无~。”

shù,shú,zhú

1 技艺:技~。艺~。武~。学~。不学无~。2 方法:战~。权~。心~。3 古代城市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