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共产品的简介:

gōng gòng/gōng chǎn pǐn
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 AI解释

公共产品》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术语,通常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个体共同享用、且不易排他性地使用的物品或服务。这类产品的典型特征包括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尽管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付费使用)。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而非排他性则表示无法阻止任何人不支付而享用该产品。

详细解释:

  1.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成本几乎为零。比如,公园里的空气、城市中的路灯。
  2. 非排他性: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访问或享受。例如,公共教育和法律制度。
  3. 提供方式:通常由政府来提供,因为市场机制往往难以有效配置这些资源。

造句:

  1. 城市交通系统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道路网络,它们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为所有居民提供了服务。
  2. 教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因为它对社会的整体福祉有直接和间接的贡献,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
  3. 在公共卫生领域,疫苗接种计划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共产品,因为一旦大多数人被接种,病毒传播的速度就会大大减慢。
  4. 互联网虽然起初是由政府资助建立起来的,但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公共产品,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交流。
  5. 天气预报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共产品,它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生活决策,预防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gòng,gōng

1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3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4 总计,合计:~计。总~。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

pǐn

1 物件:物~。产~。赠~。战利~。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3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箫。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