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丝之叹的拼音、解释、组词

染丝之叹的简介:

rǎn sī zhī tàn
把绸缎放在颜料里,颜色发生了变化。比喻本来相同的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成不同的事物。

  • AI解释

《染丝之叹》并非一个正式收录于古代典籍中的成语或词汇,因此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出处。但是根据其字面意思以及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可以推测出,它可能形容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原本纯净、美好,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变得不再纯洁或美好的感慨。此说法往往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被污染或变质的无奈与惋惜。

详细解释

  • 染丝:丝织品在染色过程中如果接触到其他颜色的染料,会改变原有的颜色和质地。
  • 之叹:表示感叹、遗憾的情感色彩。在这一语境下,“之”用来连接“染丝”的过程与结果,表达一种由衷的感慨。

造句

  1. 小说中那个原本纯洁无瑕的小女孩儿,却因家庭破碎、社会复杂而变得世故圆滑了,真是让人感叹《染丝之叹》。
  2. 这次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后,曾经光彩照人的品牌形象如同被污染的白绸一般黯淡下来,《染丝之叹》便是形容这种变化。
  3. 老师用《染丝之叹》来说明良好的习惯和人格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的,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就很难改过自新了。
  4.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原本以纯净自然为特色,但随着市场的商业化压力,风格逐渐变得浮夸,《染丝之叹》正是对这种变化的感慨。
  5. 小明曾经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下,性格发生了改变,这让他的父母深感《染丝之叹》。

通过这些解释和造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染丝之叹》”表达的意境及其可能的应用场景。虽然该表述并非正式成语或俗语,但其富有哲理性和深刻含义的特点,在文学创作中可以被广泛运用。

分词解释

rǎn

1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2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一尘不~。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tàn

1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2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3 吟咏:咏~。一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