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的拼音、解释、组词
果子狸的简介:
guǒ zǐ lí
1.动物名。又称花面狸﹑白额灵猫。产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小像家猫,嗜食谷物﹑果实﹑小鸟﹑昆虫等。肉可食,味鲜美;毛皮可制裘。
1.动物名。又称花面狸﹑白额灵猫。产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小像家猫,嗜食谷物﹑果实﹑小鸟﹑昆虫等。肉可食,味鲜美;毛皮可制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白鼻心的别名。参见「白鼻心」条。
词语解释
果子狸(学名:Viverricula indica),是一种小型食肉目动物,属于灵猫科。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区,主要栖息于森林、草原等地。果子狸以其喜欢吃水果而得名“果子狸”,但它们的饮食非常多样,包括昆虫、小哺乳动物和果实等。
特点与习性:
- 外形特征:体长约50至70厘米(不包括尾巴),尾长40至60厘米,体重约2到3公斤。身体呈灰棕色或黄褐色,腹部较为淡色。
- 食性:果子狸是杂食性动物,以昆虫、小动物为食,同时也会食用各种水果和浆果。
- 栖息地:它们通常生活在森林边缘、灌木丛等自然环境中。喜欢安静且隐蔽的地方,具有一定的领地意识。
造句
- 科学家发现果子狸是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之一,提醒人们不要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
- 这次我们去野外考察的时候看见了野生的果子狸,它们机警而敏捷,非常有趣。
- 我国南方的山区里还生活着不少果子狸,但因为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有所减少。
- 果子狸不仅喜欢吃各种水果,还会捕捉小虫和老鼠等小型动物为食。
- 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正在努力保护果子狸及其生态环境,以确保这种可爱的小生灵能够继续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分词解释
果
guǒ
1 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①结出果实;②事情的结局或成效)。2 结局,与“因”相对:因~。成~。3 坚决:~决。~断。4 确实,真的:~真。如~。5 充实,饱足:~腹。6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狸
lí
1 即“貉”。2 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